自1月2日起,宁夏交通运输部门对全区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进行持续排查,截至1月6日,全区公路第三轮地震灾害排查工作基本完成,交通设施运行稳定。
一是强化指挥调度。地震发生后,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迅速启动Ⅳ级地震应急响应,持续加强对公路基础设施和设备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多次召开全区交通运输系统地震应急工作调度会,对进一步做好抗震救灾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厅主要领导深入一线,实地查看服务区、收费站基础设施和设备损坏情况;各分管领导带队深入五市及宁东地区,围绕道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营、工程建设等内容,指导帮扶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二是强化隐患排查。全区各级交通运输部门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出动轻量化健康监测设备及专家团队,对全区公路路网高边坡路段、桥梁、隧道、涵洞、房屋建筑等关键部位展开全面排查,确保不留死角、不走过场。针对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有效治理措施,加强交通设施的维护和保养,提高设施的抗震能力和安全性。截至1月6日,累计投入人员10263人次,排查公路50505.83公里、桥梁15830座、涵洞40512道、隧道64座。目前,全区公路基础设施没有发现问题隐患,运行稳定。宁夏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继续对校舍安全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对墙面开裂、吊顶脱落等情况组织评估。 三是强化服务保障。全区交通运输部门加强对客运、货运企业的安全监管,储备充足运力,为群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妥善应对车流高峰,全区85条收费车道“能开尽开”,对易拥堵收费站进行远端分流,在银川周边设置5个清障救援点,确保事故及时处置,保障道路畅通。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加强路巡路查,维护良好道路运输秩序,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运输车辆提供通行便利,保障重点物资和应急物资的及时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