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个人中心 无障碍 长者版
首页>新闻中心 > 交通要闻
宁夏首条沙漠公路乌玛高速公路青铜峡至中卫段提前通车
厅办公室、综合规划处、建设和管理处、科技处、交投集团          阅读量:
【字体:

12月29日全长122.9公里乌玛高速公路青铜峡至中卫段建成通车,比计划工期提前17个月。至此,宁夏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000公里,达2068公里。通车后,对进一步完善宁夏高速路网、改善区域交通条件、推动特色景观旅游、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是一条宁夏重要的南北运输大通道。

乌玛高速公路青铜峡至中卫段地处吴忠市、中卫市境内,是乌海至玛沁国家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路段,也是宁夏高速公路规划网三环四纵六横中卫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宁夏的一条南北向运输大通道。项目主线全长122.9公里,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

乌玛高速公路青铜峡至中卫段通车运营,银川中卫间车程将缩减四分之一,有效缓解京藏高速银川过境段的交通压力将宁夏北部工业和能源重镇石嘴山市与新材料基地青铜峡市通过乌玛高速实现快速通达,提升产业区位优势京藏高速、定武高速并行,形成第二条贯穿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四市间高速公路交通走廊。在沿黄城市之间,形成银川与兰州之间第二条高速通道,把西北内陆、黄河上游的重点城镇连成一体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是一条绿色环保、生态低碳的“生态廊道”。

乌玛高速公路青铜峡至中卫段,其中有18公里横贯腾格里沙漠腹地。腾格里沙漠地形起伏大,自然环境恶劣,天然植被覆盖率不到1%,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量大、风大沙多,年风沙天气多达200天,最大风力达11级,风沙危害严重。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发扬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精神,一是打造“安全路”。在项目选线阶段,选择避绕高大沙丘,路线平面指标整体高,采用较大圆曲线半径。为避免小偏角,在穿越哑口或横向沙梁时,尽可能垂直通过以减小沙害保证行车安全二是打造“生态路”。遵循“阻沙先行、固沙为主、固阻结合”的设计理念,构建起砾石防火带、高立式大网格沙障带、前沿阻沙栅栏带、生态景观林带的公路防护体系,有效阻击风沙侵蚀三是打造“节能路”。采用风积沙填筑路基,通过试验采取干压法,节约近400万方的筑路材料及60万方水资源,建成了绿色环保、生态低碳的“生态廊道”。

这是一条科技创新的探索之路。

乌海至玛沁公路青铜峡至中卫段是宁夏穿越沙漠腹地的高等级公路,从工程的设计、施工、养护、运营技术上均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交通运输厅积极组织区内外科研、设计、管养及施工等领域的顶尖团队,开展协同创新。

依托工程立项的《基于绿色生态理念的沙漠腹地高速公路建设关键技术研究》科研项目系统全面的研究沙漠腹地高速公路建设的成套关键技术,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重大技术难题,围绕腾格里沙漠生态防沙治沙技术研究、沙漠腹地高速公路多元融合防护体系防护效益评价、风积沙路基填筑技术研究、风积沙资源综合利用、沙漠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干旱风沙环境下高速公路管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数字化技术在沙漠高速公路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实现了以沙漠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试验段为代表的10余项新技术成果,编制1项地方标准(《风积沙路基填筑(干压法)施工技术规范》),发表了5篇高水平论文,授权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软件著作权。这些研究成果,为建设环境协调、运营安全的沙漠高速公路提供技术支撑,弥补了区内关于沙漠腹地高速公路建设的技术空白。

这是一条沙漠旅游观光路。

乌海至玛沁公路青铜峡至中卫段途经绿洲、戈壁,横贯腾格里沙漠腹地,在沙漠地段分南北两区建设了停车休息观光区2处,总建筑面积25亩,同时配套廊架、凉亭和生态卫生间供旅客驻足赏景,实现了路与沙的和谐、路与景的融合、人与景的交汇。同时,项目串联沿线沙湖、西部影视城水洞沟旅游区、沙坡头4个5A级景区及西夏王陵、高庙等多个重要景区,构建起沿黄旅游交通走廊,形成绿色交通廊道,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提供支撑。

下一步,交通运输厅将全面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和交通运输部的决策部署,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立足“一河三山”生态坐标和“一带三区”总体布局,聚焦“安、快、畅、美”四篇文章,聚力实现“让绿色成为先行区建设最鲜明的底色”的发展目标,努力构建“一带互联、三区顺通、廊道畅通、林网相融”的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奋力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开路先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